昔日NBA高顺位球员或集体登陆CBA
近年来,CBA联赛的外援质量不断提升,不少前NBA球员选择来华征战,其中不乏一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高顺位新秀,甚至包括几位被称为“水货状元”的球员。据消息人士透露,多位在NBA未能兑现天赋的球员正考虑加盟CBA,试图在海外联赛找回状态,甚至重返NBA。
“水货状元”为何瞄准CBA?
在NBA历史上,不少高顺位新秀因伤病、适应问题或发展不如预期而被贴上“水货”标签,例如安东尼·本内特(2013年状元)、夸梅·布朗(2001年状元)等。这些球员在NBA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,但他们的身体天赋和技术仍具备竞争力,因此转战海外联赛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。
CBA联赛近年来外援政策逐渐放宽,薪资待遇也颇具吸引力。对于一些在NBA失去机会的球员来说,CBA不仅能提供稳定的出场时间,还能让他们重新成为球队核心,甚至有机会通过出色表现重返NBA。例如,前NBA球员迈克尔·比斯利、泰·劳森等都曾在CBA打出亮眼数据后短暂回归NBA。
哪些“水货状元”可能加盟CBA?
1. 安东尼·本内特(2013年状元)
作为NBA历史上最令人失望的状元之一,本内特仅在NBA效力4个赛季便淡出联盟。近年来,他辗转于欧洲和G联赛,但表现依旧起伏不定。若他加盟CBA,或许能凭借身体优势成为内线核心。
2. 夸梅·布朗(2001年状元)
虽然早已远离NBA,但布朗近年来仍活跃在业余联赛,并表达过重返职业赛场的意愿。CBA的对抗强度相对较低,或许能让他焕发“第二春”。
3. 马克尔·富尔茨(2017年探花)
严格来说,富尔茨并非“水货”,但伤病严重影响了他的NBA生涯。若他无法在魔术队获得稳定机会,来CBA锻炼并找回状态也不失为一个选择。
4. 贾希尔·奥卡福(2015年探花)
奥卡福在NBA未能适应现代篮球的小球风格,但在CBA的低位进攻体系中,他或许能重现大学时期的统治力。
CBA能否成为“救赎联赛”?
过去几年,不少前NBA球员在CBA打出高光表现,例如:
- 马尚·布鲁克斯:在江苏队和广东队成为顶级外援,甚至短暂重返NBA。
- 林书豪:尽管受限于年龄和伤病,但他在CBA仍具备影响力。
- OJ·梅奥:在辽宁队焕发新生,帮助球队夺冠。
这些案例证明,CBA确实可以成为前NBA球员的跳板。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中国联赛的节奏和文化差异,部分外援因态度问题或竞技状态下滑而早早离开。
结语:机遇与挑战并存
如果这些“水货状元”真的组团加盟CBA,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关注和压力。一方面,他们有机会在低强度联赛中重新证明自己;另一方面,CBA的外援竞争激烈,若无法迅速适应,可能再次遭遇职业生涯滑铁卢。
无论如何,他们的到来无疑会提升CBA的观赏性和话题度,也让中国球迷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曾经的NBA希望之星能否在东方赛场迎来重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