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随着NBA常规赛进入尾声,多支战绩不佳的球队被曝出疑似“摆烂”争夺状元签,甚至出现球员消极比赛、教练刻意轮休主力等争议行为。这一现象引发球迷和媒体的强烈批评,联盟可能考虑修改乐透抽签规则以遏制恶性竞争。
随着2023-24赛季NBA常规赛接近尾声,多支无缘季后赛的球队开始陷入“摆烂”争议。据多家媒体报道,包括底特律活塞、华盛顿奇才和夏洛特黄蜂在内的几支球队近期频繁轮休主力球员,甚至在比赛中采取明显消极的战术策略,被外界质疑是为了提高获得状元签的概率。
“摆烂”现象愈演愈烈
“摆烂”(Tanking)在NBA并非新鲜事,指的是球队故意输球以争取更高的选秀顺位。本赛季,由于2024年选秀大会被普遍认为拥有几位天赋出众的年轻球员,如法国新星亚历克斯·萨尔(Alex Sarr)和肯塔基大学后卫里德·谢泼德(Reed Sheppard),多支重建球队似乎早早放弃了竞争,转而全力争夺状元签。
一位匿名球队高管透露:“有些球队甚至在赛季中期就开始调整阵容,让年轻球员大量上场,哪怕这意味着输掉更多比赛。” 例如,底特律活塞在交易截止日前送走博扬·博格达诺维奇等即战力球员,随后遭遇一波连败,战绩跌至联盟垫底。
球迷不满,联盟或介入调整
这种明目张胆的“摆烂”行为引发了球迷和媒体的强烈批评。知名体育评论员斯蒂芬·A·史密斯(Stephen A. Smith)在节目中怒斥:“这是对篮球运动的侮辱,球迷花钱买票不是为了看球队故意输球!”
NBA联盟此前曾多次尝试遏制“摆烂”现象,例如2019年修改乐透抽签规则,将战绩最差球队获得状元签的概率从25%降至14%。但这一调整似乎并未彻底解决问题。据ESPN报道,联盟办公室正在讨论进一步改革方案,可能包括引入“季后赛附加赛”模式,让更多球队保持竞争欲望,或对故意输球的球队进行处罚。
球员态度两极分化
对于“摆烂”,球员们的态度各不相同。一些老将公开表达不满,比如奇才球员凯尔·库兹马(Kyle Kuzma)曾在采访中表示:“没人喜欢输球,尤其是当你明明可以赢的时候。” 但也有年轻球员认为,高顺位新秀能为球队带来重建希望,短期牺牲是值得的。
未来展望:平衡竞争与重建
如何在“摆烂”和保持联赛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,成为NBA管理层的一大难题。联盟总裁亚当·萧华(Adam Silver)此前表示,NBA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比赛的精彩程度,未来可能会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。
随着选秀抽签仪式的临近,各队的“摆烂”竞争可能还会加剧。但长期来看,只有完善制度,才能让NBA避免陷入恶性循环,真正保障球迷和球员的利益。
(全文约900字)